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-小説txt下載 劉炫和陸贄和德裕-全集最新列表

時間:2017-11-03 19:23 /現代言情 / 編輯:赤砂之蠍
主角叫德裕,劉炫,陸贄的小説是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,是作者陳啓智傾心創作的一本史學研究、老師、機甲類型的小説,書中主要講述了:(233) 《北史·儒林傳》卷八十一,中華書局,1974年版,第2708頁。 (234) 《通典》卷十五,中華書局,1984年第1版,第83頁。 (235) 《...

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

小説主角:陸贄劉炫德裕

更新時間:2018-01-13 17:56:36

作品頻道:男頻

《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》在線閲讀

《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》精彩章節

(233) 《北史·儒林傳》卷八十一,中華書局,1974年版,第2708頁。

(234) 《通典》卷十五,中華書局,1984年第1版,第83頁。

(235) 《儀禮註疏·儀禮疏序》卷一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頁上。

(236) 《舊唐書·儒學傳》卷一百八十九,中華書局,1975年版,第4949,4950頁。

(237) 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·子部一·中説》卷九十一,中華書局,1965年版,第774頁中。公彥師承張士衡,士衡出自劉焯之門,與孔穎達同輩,則公彥為陸、孔晚輩自不待言。

(238) 據《周禮正義序》簽署,《周禮註疏》卷首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頁。

(239) 顧炎武:《知錄》卷十八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4年版,第3頁。

(240) 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卷三十三,中華書局,1959年版,第1522頁。

(241) 見彭林《中國古代禮儀文明》,中華書局,2004年版,第67頁。

(242) 以上並引孫詒讓《周禮正義·天官冢宰第一·周禮疏》卷一,中華書局,1987年版,第3頁。

(243) 賈公彥《序周禮廢興》卷首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9頁。

(244) 《周禮註疏·天官冢宰》卷第一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頁。

(245) 《周禮註疏·天官冢宰》卷第一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頁。

(246) 賈公彥《序周禮廢興》卷首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1頁上。

(247) 關於《周禮》的製作年代,迄今學界約有七説,有周公手訂説、西周説、東周秋説、戰國説、周秦説、漢初説、劉歆偽造説。

(248) 《史記·封禪書》卷二十八,中華書局,1959年版,第1397頁。古代帝王、諸侯祭祀天地、宗廟、必镇认牛以示隆重,事見《國語·楚語下》。

(249) 《朱子語類·禮三》卷八十六。中華書局,1986年版,第2204,2203頁。

(250) 《四庫全書總目·經部·禮類一》卷十九,中華書局,1965年版,第149頁。

(251) 《直齋書錄解題·禮類》卷二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7年版,第43頁。

(252) 顧實:《重考〈古今偽書考〉》,上海大東書局出版,1928年5月再版,第114頁。

(253) 《西周金文官制研究》,中華書局,1986年05月版,言第3頁,正文第140,144頁。

(254) 轉引自劉豐《百年來〈周禮〉研究的回顧》,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。

(255) 孫詒讓:《周禮正義序》卷首,中華書局,1987年版,第1頁。刱,創之古字。

(256) 《周禮正義·序》卷首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頁。

(257) 《隋書·經籍志》卷三十二,中華書局,1973年版,第925頁。

(258) 《序周禮廢興》卷首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0頁。

(259) 據《隋書·經籍志》著錄至唐猶存的《周官》疏,著名的惟有沈重《周官禮義疏》四十卷;馬端臨《文獻通考》和孫詒讓均認為賈疏即是以沈疏為底本重修而成。

(260) 《四庫全書總目·經部·禮類一》卷十九,中華書局,1965年版,第149頁下。

(261) 《漢書·景十三王傳》卷五十三,中華書局,1962年版,第2410頁。

(262) 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卷四十七,中華書局,1959年版,第1936頁。

(263) 林尹:《周禮今注今譯·序》,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,1972年版。

(264) 《禮記集解·禮器》卷二十四,中華書局,1989年版,第651頁。

(265) 《禮記集解·昏義》卷五十八,中華書局,1989年版,第1418頁。

(266) 《禮記集解·雜記下》卷四十二,中華書局,1989年版,第1115頁。梁啓超之言見《古書真偽及其年代》。

(267) 邵懿辰《禮經通論·序》卷首,《皇清經解續編》,第1277頁,《清經解正、續編》,上海書店出版社,1988年12月據學海堂本,南菁書院本影印。

(268) 《周禮註疏·官·大宗伯》卷十八,第529—551頁;《周禮·地官·保氏》卷十四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416頁上。

(269) 《儀禮註疏·儀禮疏序》卷一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頁上。

(270) 以上見《儀禮註疏·儀禮疏序》卷一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版,第1,2頁。

(271) 見《注史齋叢稿》,中華書局,1987年版,第239頁。牟孫認為“疏”只是講經之記錄,無疏通義。

(272) 《公羊傳疏·公羊解詁序》卷首,徐疏引戴宏《公羊傳序》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4頁。

(273) 《漢書·藝文志》卷三十,中華書局,1962年版,第1713頁。

(274) 《漢書·儒林傳》卷八十八,中華書局,1962年版,第3616頁。

(275) 《漢書·儒林列傳》卷七十九,中華書局,1965年版,第2582,2583頁。

(276) 《公羊傳疏·公羊解詁序》卷首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,第4頁。

(277) 《東塾讀書記·秋三傳》,世界書局,1936年版,第115頁。

(278) 《漢書·王褒傳》卷六十四,中華書局,1962年版,第2823,2824頁。

(279) 《公羊傳註疏》卷第一,第12頁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(280) 《公羊傳註疏》卷第二十八,第719頁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(281) 《韓昌黎文集校注·原》卷一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版,第17頁。

(282) 《公羊傳註疏》卷第五,第115頁,《十三經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(57 / 107)
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

中國儒學史·隋唐卷(出書版)

作者:陳啓智 類型:現代言情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